学校概况
上海商学院是一所商科特色鲜明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前身是1950年成立的中央税务学校华东分校。设有12个二级学院,本科招生专业2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个。已形成从本科生到研究生,从全日制到成人教育以及留学生教育的全方位、多层次教育架构。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商立校、应用为本”办学理念,秉承“厚德博学、经世济民”校训,全力打造“应用型、创新性、国际化”办学特色,努力培养具有社会责任、专业素养、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商科人才,人才培养质量深受社会各界好评。
我校秉持“有力择业、充分就业、满意职业、奉献事业”的毕业生就业工作理念,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市教委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部署要求,完善优化就业机制,深入扎实就业育人,着力构建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就业工作局面,全力促进2024届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报告说明
毕业生就业数据来源上海市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网,截止时间为2024年8月29日。我校委托第三方数据调查公司面向本校2024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调研。
一、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一)毕业生规模
2024届共有毕业生2171人,其中本科1911人,专科260人;男生755人,女生1416人。毕业生生源来自全国3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其中上海市生源占44.86%。详见表1-1。
表1-1 毕业生生源地域分布统计
生源地 |
本科 |
专科 |
全校 |
人数 |
比例% |
人数 |
比例% |
人数 |
比例% |
上海市 |
780 |
40.82 |
194 |
74.62 |
974 |
44.86 |
安徽省 |
98 |
5.13 |
15 |
5.77 |
113 |
5.20 |
四川省 |
94 |
4.92 |
2 |
0.77 |
96 |
4.42 |
贵州省 |
94 |
4.92 |
/ |
/ |
94 |
4.33 |
新疆 |
90 |
4.71 |
/ |
/ |
90 |
4.15 |
河南省 |
63 |
3.30 |
9 |
3.46 |
72 |
3.32 |
江苏省 |
53 |
2.77 |
18 |
6.92 |
71 |
3.27 |
浙江省 |
61 |
3.19 |
3 |
1.15 |
64 |
2.95 |
广西 |
57 |
2.98 |
/ |
/ |
57 |
2.63 |
山西省 |
53 |
2.77 |
/ |
/ |
53 |
2.44 |
江西省 |
50 |
2.62 |
1 |
0.38 |
51 |
2.35 |
云南省 |
51 |
2.67 |
/ |
/ |
51 |
2.35 |
湖南省 |
35 |
1.83 |
3 |
1.15 |
38 |
1.75 |
甘肃省 |
34 |
1.78 |
/ |
/ |
34 |
1.57 |
湖北省 |
29 |
1.52 |
/ |
/ |
29 |
1.34 |
山东省 |
22 |
1.15 |
7 |
2.69 |
29 |
1.34 |
河北省 |
28 |
1.47 |
/ |
/ |
28 |
1.29 |
内蒙古 |
26 |
1.36 |
/ |
/ |
26 |
1.20 |
黑龙江省 |
25 |
1.31 |
/ |
/ |
25 |
1.15 |
福建省 |
20 |
1.05 |
4 |
1.54 |
24 |
1.11 |
西藏 |
24 |
1.26 |
/ |
/ |
24 |
1.11 |
重庆市 |
22 |
1.15 |
/ |
/ |
22 |
1.01 |
陕西省 |
20 |
1.05 |
/ |
/ |
20 |
0.92 |
吉林省 |
17 |
0.89 |
2 |
0.77 |
19 |
0.88 |
海南省 |
18 |
0.94 |
/ |
/ |
18 |
0.83 |
辽宁省 |
12 |
0.63 |
/ |
/ |
12 |
0.55 |
宁夏 |
11 |
0.58 |
/ |
/ |
11 |
0.51 |
青海省 |
10 |
0.52 |
1 |
0.38 |
11 |
0.51 |
广东省 |
6 |
0.31 |
1 |
0.38 |
7 |
0.32 |
天津市 |
4 |
0.21 |
/ |
/ |
4 |
0.18 |
北京市 |
3 |
0.16 |
/ |
/ |
3 |
0.14 |
台湾省 |
1 |
0.05 |
/ |
/ |
1 |
0.05 |
合计 |
1911 |
100.00 |
260 |
100.00 |
2171 |
0.00 |
(二)毕业生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
2024届本科毕业生分布在28个专业,专科毕业生分布在9个专业,其中7个专业毕业生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达到100.00%。详见表1-2和表1-3。
表1-2 毕业生分专业毕业去向落实统计(本科)
序号 |
专业 |
所属学院 |
毕业生人数 |
毕业去向落实率% |
1 |
金融学 |
财务金融学院 |
75 |
100.00 |
2 |
物联网工程 |
商务信息学院 |
78 |
100.00 |
3 |
社会工作 |
文法学院 |
44 |
100.00 |
4 |
会计学 |
财务金融学院 |
128 |
99.22 |
5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商务信息学院 |
61 |
98.36 |
6 |
零售业管理 |
工商管理学院 |
57 |
98.25 |
7 |
市场营销 |
工商管理学院 |
56 |
98.21 |
8 |
酒店管理 |
酒店管理学院 |
109 |
98.17 |
9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艺术设计学院 |
45 |
97.78 |
10 |
朝鲜语 |
商务外语学院 |
33 |
96.97 |
11 |
电子商务 |
商务信息学院 |
78 |
96.15 |
12 |
视觉传达设计 |
艺术设计学院 |
75 |
96.00 |
13 |
商务英语 |
商务外语学院 |
70 |
95.71 |
14 |
环境设计 |
艺术设计学院 |
45 |
95.56 |
15 |
旅游管理 |
酒店管理学院 |
62 |
95.16 |
16 |
法学 |
文法学院 |
72 |
94.44 |
17 |
日语 |
商务外语学院 |
53 |
94.34 |
18 |
物流管理 |
工商管理学院 |
49 |
93.88 |
19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商务经济学院 |
111 |
93.69 |
20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酒店管理学院 |
63 |
93.65 |
21 |
工商管理 |
工商管理学院 |
59 |
93.22 |
22 |
园林 |
艺术设计学院 |
58 |
91.38 |
23 |
商务经济学 |
商务经济学院 |
74 |
90.54 |
24 |
财务管理 |
财务金融学院 |
83 |
90.36 |
25 |
经济统计学 |
商务经济学院 |
41 |
90.24 |
26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商务信息学院 |
89 |
89.89 |
27 |
广告学 |
文法学院 |
69 |
89.86 |
28 |
税收学 |
商务经济学院 |
74 |
85.14 |
合计 |
1911 |
94.87 |
表1-3 毕业生分专业毕业去向落实统计(专科)
序号 |
专业 |
所属院区 |
人数 |
毕业去向落实率% |
|
1 |
大数据与会计 (连锁企业财会审) |
高等技术学院 (共和新路院区) |
30 |
100.00 |
|
2 |
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 (中高职贯通培养) |
高等技术学院 (共和新路院区) |
19 |
100.00 |
|
3 |
连锁经营与管理 (中高职贯通培养) |
高等技术学院 (共和新路院区) |
23 |
100.00 |
|
4 |
国际商务 (中高职贯通培养) |
高等技术学院 (交通路院区) |
28 |
100.00 |
|
5 |
金融服务与管理 (中高职贯通培养) |
高等技术学院 (交通路院区) |
25 |
96.00 |
|
6 |
电子商务 (中高职贯通培养) |
高等技术学院 (赤峰路院区) |
24 |
95.83 |
|
7 |
国际商务 (中高职贯通培养) |
高等技术学院 (赤峰路院区) |
24 |
95.83 |
|
8 |
关务与外贸服务 |
高等技术学院 (交通路院区) |
31 |
93.55 |
|
9 |
大数据与会计 (中高职贯通培养) |
高等技术学院 (交通路院区) |
56 |
91.07 |
|
合计 |
260 |
96.15 |
|
|
二、毕业生就业结构
(一)总体毕业去向
2024届毕业生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5.03%,其中本科为94.87%,专科为96.15%。详见表2-1。
表2-1 毕业生毕业去向情况统计
学历层次 |
毕业人数 |
毕业去向落实率% |
其 中 |
派遣 |
考研 |
考双 |
出国出境 |
专升本 |
其他录用形式就业 |
自主创业 |
合同就业 |
自由职业 |
国际地方项目 |
本科 |
1911 |
94.87 |
691 |
81 |
2 |
126 |
/ |
15 |
15 |
827 |
34 |
22 |
专科 |
260 |
96.15 |
53 |
/ |
/ |
8 |
103 |
/ |
1 |
85 |
/ |
/ |
全校 |
2171 |
95.03 |
744 |
81 |
2 |
134 |
103 |
15 |
16 |
912 |
34 |
22 |
(二)就业流向
2024届毕业生在上海地区就业人数为1287人,占毕业生就业总人数的73.84%。其中380名毕业生服务五大新城建设,1417名毕业生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252名毕业生服务中西部地区;单位流向以其他企业(含民营企业等)为主(77.51%),主要分布在制造业(14.69%)、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1.76%)等。2024届毕业生国内升学人数184人,出国出境深造134人。
三、就业质量评价与反馈
2024届毕业生对目前工作总体满意度为93.53%,其中本科毕业生93.16%,专科毕业生96.72%。2024年学校开展用人单位走访调研工作,共回收有效调查问卷504份,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价值观、专业知识、工作能力等方面的评价。据调查,用人单位对2024届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较高,无用人单位不满意。
四、就业工作举措
(一)完善组织机构,拓宽就业渠道
学校坚持就业“一把手工程”,汇聚各方力量,有效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学校持续深入开展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为毕业生开发更多合适的高质量就业岗位。我校2024届“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共走访用人单位316家,为毕业生开拓岗位1376个。
(二)聚焦职涯领航,推动提质增效
学校以办好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为契机,开展就业指导等活动100余场,推出“职路导航”系列课程、“就业力精准指导”等项目,通过简历门诊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生涯指导,引导学生合理规划自身学业与职业发展,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激发学生生涯规划意识,提升学生求职技能。
(三)强化数字赋能,精准人岗匹配
学校积极推动就业数字化建设,不仅举办线上校园招聘会,同时开展“青春筑梦,职通未来”直播带岗活动26场、推出“S•AI”虚拟辅导员平台,集成各类就业信息资源,构建精准化就业体系。
(四)整合优质资源,树立特色品牌
学校创建上海市首个“15分钟就业服务圈”高校站点——上海商学院就业服务站。目前为学生和居民提供心理辅导港湾、职业规划空间、供需匹配市集、简历制作工坊4类线下就业服务以及职通未来直播、线上送岗驿站、简历智能优化、S.AI数智平台4类线上活动。同时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2024年我校获批教育部第三期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立项8项。
(五)细抓就业帮扶,落实助力护航
学校全面落实“一生一档”“一人一策”台账式管理,重点困难群体毕业生,动态掌握毕业生思想动态和心理状况,开展个性化辅导和岗位推荐。引导毕业生认清就业形势,帮助学生树牢正确的择业观,积极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2024届毕业生中三支一扶12人,西部计划7人,参军入伍17人。
(六)加强监测管理,优化反馈机制
学校严格落实教育部毕业去向统计“四不准”“三不得”要求,执行毕业生就业进展情况周报制度,对就业数据和佐证材料做到线上初审,阶段性开展线下核查工作,实时关注毕业生在各类就业平台中的信息反馈,形成“信息反馈-问题查找-整改落实”的就业工作成效内部闭环改进机制,确保就业数据及时准确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