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商学院“十三五”学科建设规划
2016-08-26
 

“十二五”期间,学校确定了“以商立校、应用为本”的发展定位,为今后发展指明了方向。从“十三五”开始,面对商贸流通业态快速变化带来的新挑战,面对上海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新需要,面对上海综合教育改革试验区建设和高等教育内涵建设向纵深发展的新要求,学校原有的学科专业建设面临着转型及水平提升的迫切要求。根据《上海商学院“十三五”期间事业发展规划》,结合我校学科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上海商学院“十三五”学科建设规划》。本规划是在学校原有学科建设基础上,面对新的挑战,明确新阶段学校学科建设目标及重点建设任务,以期推动学科建设转变发展方式,更加适应社会需求,提升核心竞争力。

一、发展基础

(一)发展现状

通过“十二五”的发展,学校已基本上形成了以管理学、经济学学科为主体,文、法、艺、工、农等多学科共同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并在依托行业发展、加强特色专业建设方面取得了成绩,为下一阶段学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1.重点学科建设有效推进。目前全校共有上海市级建设立项学科4个,其中第二期上海市重点培育学科 1 个(商品流通学),上海市教委第五期重点学科1个( 商务传播学),上海市一流学科B类(培育)1个(工商管理),上海市本级财政重点支持学科 1 个(商务经济学)。

2.专硕培养工作实现突破学校与两所高校开展了博士研究生及专业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与复旦大学联合培养商务经济博士及国际商务专业硕士,与江西财经大学联合培养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目前已经联合招录14名硕士研究生,3名博士研究生。

3. 学科平台建设卓有成效。全校共有省部级研究基地3个,包括上海商贸服务业知识服务中心、上海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上海社会调查研究中心上海商学院分中心。获得第12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全国第六届人口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

4.教师科研水平稳步提升。近五年来,全校共主持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43项,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6项、国家自然科学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2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青年项目)1项、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1项、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项目6项、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上海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5项、上海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重点项目2项、上海市晨光计划3项。

(二)存在问题

一是学科发展所依托的专业设置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专业结构和规模有待进一步优化和调整;二是省部级重点学科数量少,尚未获得研究生培养授权;三是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和科研获奖少,紧密围绕商科特色的科研方向尚未形成,科研创新能力亟待提升;四是缺少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尚未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科研团队,学术队伍整体水平亟待提高;五是科研平台建设方面还比较薄弱,研究条件需进一步改善。

(三)机遇与挑战

1.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带来的挑战

随着上海综合教育改革方案的落地,我校在全面分析现状问题的基础上,以构建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为基础,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为重点,编制了《上海商学院深化综合改革方案(2015-2020年)》。推进学校新一轮改革,学科建设作为内涵发展的重点,必然要求加强改革创新意识,推动创新发展。

同时,上海综合教育改革也推动了上海重点学科建设方式的改革,按照“国际一流、国内顶尖、国家和区域急需的标准,以及服务发展、问题导向、适应需求”的总体思路开始建设的高峰高原学科,改变了过去单纯就学科建设论学科建设的建设原则,而将服务需求、问题导向、任务分解作为建设的新原则,这种建设方式的转变必然对高校重点学科建设方式产生影响,引导高校学科的改革。

2.上海建设全球城市带来的机遇

建设“四个中心”及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国家赋予上海的重要使命,也是上海发展的有力支撑。“四个中心”及科创中心建设将经济转型、科技发展、产业发展和人才发展紧密结合,建设的核心要求是改革、开放、创新。面对科创中心的建设要求,学校在学科建设方面必然要加快创新,更好地发挥商科类人才与研究在“四个中心”及科创中心建设中的作用。

3.新兴商业业态与商业模式带来的挑战

随着电子商务、“互联网+”等新兴业态、新型商业模式的快速发展,商贸业态多元化、商贸模式多变化成为商业领域的发展趋势,商品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四流”的融合,成为现代商贸流通业新型特征。而上海四个中心建设、自贸区建设、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等必然会带来商业产业的升级发展。这些都对学校的学科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校优化学科布局,调整发展重点,创新发展机制,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为业态发展提供更多前瞻性研究和智力支持。

三、总体战略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国家和上海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的要求,按照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性教学型大学的学校定位,积极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上海市四个中心建设和科创中心建设以及现代商贸流通业态发展需求,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推进学科交叉融合,超前布局新兴学科专业,提升学科发展水平,构建与高等商学教育相适应的学科体系,为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升提供支撑。

学科建设“十三五”规划的指导思想主要体现于“三个对接”:一是对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尤其是聚焦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消费人群特征与环境的研究;二是对接上海市“四个中心”和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尤其是聚焦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建设以及商科研究在科创中心建设中的作用;三是对接现代商贸流通业的发展需求,聚焦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是建设全球城市关键时期上海经济发展的急迫需要,为我校服务于国家和上海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

(二)基本原则

1.服务行业发展。学校的设立发展皆源于“商”。学科的调整要适应商业发展新常态,要把商业发展的新需求及时细化为学科建设的实质内容,把学科专业建设的新成果切实转化为推进商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

2.坚持协同创新。突出应用性是商学科的内在特征。学科建设要调动一切可用的社会资源,主动搭建政府部门、学校院系、商业企业和科研机构共同参与的协同创新平台,着力开展商贸应用研究,构建高端商务智库。

3.推进学科交融。交叉融合是学科发展的最新态势。学科的布局优化要在既有综合性格局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不同学科在不同层面、不同范围内的交叉、渗透与融合,把交叉融合的结果作为学科发展新增长点。

4.坚持人才强校。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学校学科发展的基础和保障。结合重点学科、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建设,坚持引进”“培养支持多措并举,提升师资队伍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打造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和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对接国家战略、对接上海“四个中心”和科创中心建设、对接现代商贸流通业发展需求,以高原学科建设为引领,构建商科特色显著、多学科交叉发展的学科体系,形成以经济学(商务经济学)为核心学科,以管理学(流通酒店管理)为重点学科,以法学、文学、工学、理学、艺术学等作为支撑学科的商务学科群

“十三五”期间,积极推进基于一带一路的商务高原学科建设,促进商务学科鍊式发展和高原学科错位发展,将商务经济学科打造成国家级特色学科;加快知识服务平台和商务智库建设,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协同创新高端商务智库;形成一支由国内外高端人才组成的产学研科研创新团队,并取得一批影响重大的科研成果;在优势特色学科中发展研究生教育,力争突破研究生培养授权,并建设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基地。

2.具体目标

获批上海市高原学科1个,建设博士后科研创新基地1个,获批专业学位硕士点1个,新增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平台23个,新增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成果奖35项。力争引进国家级及省部级人才2-3人。

三、任务举措

1.打造以商务经济学核心的商务学科群

   建设商务经济学成完整的学科体系,将学科做全、做优、做特、做强,并打造成国家级特色学科,聚焦于商务环境、商务环境、商务伦理等研究方向。

2.建设基于一带一路的商务高原学科

通过一带一路消费者数据库的构建,加强商务高原学科与一带一路市场的关联,以商品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四流汇聚为突破口,实现商务学科鍊式发展。

3.打造协同创新高端商务智库和科研平台

加快知识服务平台和商务智库建设,以打造基于协同创新的高端商务智库为抓手,主动对接政府、行业、企业的需求,探索共享发展的协同创新体系构建;依托高端智库资源优势,打造基于消费者数据库开发为重点的高原学科;积极与联合国贸易与发展组织、商务部、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等国际组织和政府部门开展合作,建设协调创新的科研基地。

4.力争突破研究生培养授权

整体谋划和科学设计学校专业硕士学位点的申报与博士后流动工作站的建设,力争在研究生教育上进行突破,提升学校的办学层次。在现有学科发展现状及趋势判断的基础上,根据国内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分布情况,确定申请专业硕士学位点的方向,力争获批专业学位硕士点。同时利用上海市建设科创中心的机遇,积极开展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基地建设。

四、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的核心任务,学校需要做好学科专业建设的顶层设计。强化校级宏观管理和统筹职能,建立由校领导、有关职能部门、院系负责人和专家学者共同组成的“上海商学院学科建设领导小组”,确保学科建设顶层设计贯彻和落实。充分发挥“上海商学院学术委员会”的作用,加强其对学科建设的指导和监督作用。

2.制度保障

理顺学科管理机制,加强宏观制度保障。建立分类考核评价与激励机制和个性化、差异化的团队评价机制。实施目标责任管理机制。建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管理机制,对主要建设责任人实行目标责任管理机制,完善立项设计、过程监督、阶段评估、滚动建设以及验收总结等重点环节的规范管理。同时降低管理重心,激发基层活力。面向二级学院下放具体的队伍管理、经费使用、基地建设等学科建设自主权,加强灵活性,充分发挥二级学院作为建设主体的中层担纲作用。

3.资源保障

改革经费配置方式,实行重点学科、重点建设、重点资助和重点保障政策。在建设过程中,加强实行过程管理和绩效考核。争取外部资源支持,多维度拓展外围发展空间。争取国家和上海市相关部委,尤其是教育部和上海市教委的重点学科政策支持及相关资金配套;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吸引国外专家、学者参与学科建设;与上海同类院校加强合作,优势互补,搭建协同发展与资源共享平台。

4.人才保障

充分发挥人才旋转门作用,吸引、培养和造就一批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实质性推进四跨(跨界、跨学、跨校、跨国)协同体制机制构建。建立“双轨制”人才特区,重点发展学科采取“灵活编制”,重点引进具有产业背景、国际化背景的高层次人才,试行目标责任制和年薪制。建立有利于学科交叉的人才体制。建设开放式的由固定成员与流动成员结合组成的学科队伍,接纳来自其它学科队伍的成员参与研究,同时也鼓励本学科的学科队伍成员合理流动,进行跨学科的研究,在不同学科结合部努力寻找新的生长点促进学科的可持续发展。逐步形成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学术骨干为主体,流动人员为补充的学科队伍管理和建设体制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