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商学院“十四五”学科建设发展规划
2022-10-26
 

上海商学院“十四五”学科建设发展规划

为进一步推动学科内涵式发展,大力提升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大幅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根据国家高水平地方大学建设的要求和上海商学院第一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以及《上海商学院“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三五”期间发展情况

)学科水平不断提高

“十三五”以来,学校在加强办学条件建设的基础上,坚持一手抓学科拓展建设,一手抓专业内涵提升,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在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已取得明显成效,为学科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学校主动对接地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需求,积极开展学科建设,进一步凝炼学科方向学校构建以管理学、经济学为学科主体的学科群,以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为核心,多学科支撑协同发展的学科布局,已形成具有一定特色和优势的学科体系。经过多年不断努力2021年10月我校获批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国际商务、旅游管理2个专业批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商务经济学获得上海市教委“高原学科”建设项目。智库建设卓有成效,智库成果服务国家、上海市政府决策。“十三五”期间获得国家领导人、国内外政要以及上海市领导批示 60 余份。《上海打响“四大品牌”的重点问题研究》成果荣获第十二届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一等奖;《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大虹桥”功能区定位与发展路径研究》成果荣获第十二届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三等奖。我校决策咨询研究基地获得优秀评级称号,应用研究成果获国内外高度肯定。

(二)科研实力持续增强

经过多年积累,通过加大改革和政策引导力度,各学科的科研实力显著提升。“十三五”期间,学校创新科研组织模式,优化科研资源配置,加强科研项目的过程化和精细化管理,以突破国家级科研项目立项和标志性成果为抓手,以落实科研管理制度和营造学术氛围为保障,提升我校总体科研实力。

“十三五”期间学校获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 37 项,比“十二五”期间获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增长 68.2%。发表论文 910篇,其中代表性论文 273 篇,数量有显著增长。代表性著作 13 部。

(三)社会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十三五”期间,学校紧密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上海“五个中心”“四大品牌”建设需要,通过聚焦重点、错位发展和合作提高等方法路径,显学校商科鲜明特色,以科研成果服务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加强校企协同创新。学校智库中心获批成为上海高校智库,聚集专家成员,通过专报形式,为上海城市发展贡献了智慧力量。“十三五”期间学校智库共报送《商务智库》专报446期,获得省部级主要领导批示60余份。不断提升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拓展学校的影响力。成果荣获第十二届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

(四)研究生教育取得突破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学校将申请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授权点作为 “十三五”时期要实现的重要任务。我校按照上级文件精神,认真开展建设工作。2017年被列为上海市新增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立项建设期间,与复旦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签订联培协议,深入开展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夯实硕士研究生培养基础。整合学校力量,凝练和聚焦硕士点建设方向,重点突破。不断引进硕士点骨干教师,拓展研究成果,推进硕士授权单位和硕士点建设。2021年10月我校获批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国际商务、旅游管理获批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这是我校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学校在办学层次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争创高水平学科的基础不够雄厚。学科方向凝练深度不够,特色优势不够突出,尚未形成影响力大、贡献度高的学科高峰;学科团队中的领军人才匮乏,中青年学术骨干的培养力度有限,团队整体水平有待提升;学校鼓励学科交叉融合的体制机制尚未完善,各学科间寻求交叉融合的意识不强,学科间协调不充分

产出高水平学科成果的能力不强。各学科整合资源争取国家级重大项目的能力不强,获得的国家级重大项目少;产出有重大影响的原创性、标志性成果不多,在国内外权威期刊上发表的代表作数量和质量均亟待提升,获得国家级科研成果奖少,服务地方创新发展能力有待增强。

、建设思路和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双一流”建设和上海市有关文件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上海商学院“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紧密围绕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主动服务上海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融合发展、错位发展、特色发展为主线,以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为抓手,以争取获得新的学位授权为突破点,突出机制模式创新与务实推动,强化考核评估与支撑服务,统一认识,聚心凝力,推动学科建设水平再上新台阶,以学科建设水平的提升带动学校整体发展。

(二)战略目标

按照建设有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商科大学的总要求,深度对接现代服务业,强力推进学科竞争力的提升。学科建设服务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等国家战略,围绕上海落实“三大任务”、强化“四大功能”、建设“五个中心”和打响“四大品牌” 的要求,完善学科布局,提升学科建设质量。

以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交叉学科(包括管理科学与工程在内)一级学科为核心,逐步形成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格局。到2025年,学科影响力显著增强交叉学科培育实现跨越发展,成为学科新的增长点;硕士点的覆盖面进一步得到扩大。

)主要发展指标

获批学位授权点6个左右,重点建设国际商务、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点;重点培育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学位硕士点和博士点;加快培育工商管理、金融、工程管理、会计等专业硕士点。 研究生教育体系初步形成,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完善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学科建设上水平,一流商科学科群彰显特色,优势学科数量2个;科研实力明显提升,国家级科研项2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0项;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项5个;代表性著作25部。

、建设任务

(一)对接行业需求优化学科布局实施学科引领战略工程

在“十五”期间,瞄准学科发展前沿,面向国家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进一步凝练、深化特色研究方向,围绕特色研究方向,着力引进高水平领军人才,汇聚一批学术水平高、发展潜力大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不断加大对团队成员的培养力度,逐步打造若干结构合理、各具特色、学术造诣高的卓越学科团队。以学科团队建设为核心,以重点科研平台为依托,以重大理论问题为导向,响应国家和地方重大需求。以重大项目为基础,催生一批有影响力的标志性、原创性研究成果,打造学术创新的核心竞争力。

持续凝练学科方向,逐步形成优势学科跃动、学科交叉融合互动的良好学科生态;优化学科建设机制,明晰学科建设目标和路径。重点建设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 交叉学科(包括管理科学与工程在内)一级学科(群),重点扶持适应社会需求发展的新兴交叉学科,确定重点建设应用经济学(商务经济学)、工商管理(工商管理)、工商管理(旅游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应用经济学(金融学) 五个二级高原学科。设置“学科建设特区”跨学科组建学科团队。争取高水平大学的支持,研究跨学校、跨学院、跨学科组建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交叉学科团队。遴选学科的校内外“学科建设负责人”,实行学科建设负责人负责制,明确阶段性建设目标和考核要求,团队建设成果与绩效挂钩。

1、服务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工程。 把握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新要求,领悟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的精神实质,建设应用技术型“新文科”,关注行业态发展趋势和区域行业发展态势,提升应用型科学研究水平

2.培育学科增长点工程。 遵循学科发展规律,结合自身“新文科”发展,彰显应用技术型独立商学院的办学特色,扩展“新文科”学科优势,培育学科新的增长点。

3.学科协同创新工程。 学校成立学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学科建设具体办法;探索学科交叉融合、科研协同创新和协同育人的新体制,探索建设数字商务和金融科技交叉研究院。

4.学科国际化工程。 对标国际一流学科,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特色学科,依托国际合作,打造若干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优势学科。

5.高原学科工程。 以高原学科考核标准,建设应用经济学(商务经济学)、工商管理(工商管理)、工商管理(旅游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应用经济学(金融学)五个二级高原学科。

不断推进科学研究高质量发展

创新科研体制机制,加强重点科研领域布局和创新团队建设,鼓励跨学科研究,力争产出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原创性学术成果。承接商委、区级政府、头部企业委托的科研项目,解决行业、企业面临的现实问题。建立健全多层次、多形式、重实效的科学研究培养培训体系,提升师生运用现代科技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制定重大研究项目培育计划,实现国家层面重大项目立项和国家级科研成果奖励的突破。每年遴选 2-3 项选题前沿、积累丰厚、代表性成果突出的研究项目和研究成果,资助其进行拓展性研究,鼓励其出高水平、 标志性成果。建立健全以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体系,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修订完善校学术委员会章程,进一步理顺校学术委员会的运行机制工作流程。推动科研全过程服务,在项目培育、申报、结项等环节全过程跟进。持续推进科研项目管理水平提升,激发科研创新活力。以“破五唯”为突破口,突出质量导向,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完善同行专家评议机制,探索长周期评价,注重个人评价与团队评价相结合。健全多元化评价体系,重点评价学术贡献、社会贡献以及支撑人才培养情况,为产出具有重要学术和社会影响力的原创性研究成果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1.建设商务数据孪生数据交叉平台,提升创新能力。 依托五个二级高原学科研究团队,加快构建和完善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交叉学科(包括管理科学与工程在内)一级“新文科”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聚焦上海落实“三大任务”、强化“四大功能”、建设“五个中心”和打响“四大品牌” 等重点领域开展“新文科”课题招标,一批课题争取获得国家项目支持,产出引领性原创成果。

2.建设新型商科高端智库平台,提升服务区域发展和国家战略能力。 加强与政府、行业、企业的深度融合,持续产出具有重要政策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的智库成果,提供高质量决策咨询服务,引领行业发展。

3.建设科技创新和创业平台,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加强资源整合和成果转化,积极发展现代商务信息产业学院等产业学院,孵化“新文科”创新创业项目。

(三持续推进研究生教育建设和发展

围绕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需求,遵循体现优势特色、错位差异发展的原则,积极培育新的学位授权学科增长点。“十四五”期间,争取再获批学位授权点4个左右,重点建设国际商务、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点;重点培育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学位硕士点和博士点;加快培育工商管理、金融、工程管理、会计等专业硕士点。积极探索研究生培养经验,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以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为核心,完善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切实做好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和专项评估,提升学位点建设质量和水平。树立正确的学术评价导向,按照“破五唯”要求,完善研究生学术评价标准。

1.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开展“产教融合建设计划”,实施“产业导师育人质量提升计划”,深化与高校、企业、行业、协会的合作,创新高端应用型商科人才订制化培养,建立职业资格与课程互认互通机制,加强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用人需求对接。

2.硕士点建设计划。 重点建设国际商务、旅游管理两个硕士点,聚焦数字经济、金融科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交叉领域,以学科交叉平台为支撑、重大项目为载体,建立跨学科跨学院优生优师优培机制,探索跨学校联合培养模式。

3.硕士点、博士点培育计划。 重点培育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学历硕士点,重点培育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博士点;加快培育工商管理、金融、工程管理、会计等专业硕士点。

4.强化导师岗位管理。 制定《硕士生导师岗位管理办法》,明确岗位资格要求和年度招生资格条件。围绕导师指导能力提升,开展校院两级导师培训,实施岗前培训和日常轮训,提升导师职能力。开展年度考核与评价,加强对导师指导质量的评价、跟踪和反馈

、建设举措

为实现上述目标任务,将着力在创新学科建设体制机制、整合凝练学科方向、建设高水平学科梯队、培育产出高水平研究成果等方面采取有力举措。

(一)创新学科建设体制机制

1.完善校院两级治理机制

切实发挥专家决策咨询机构和学科建设职能部门的作用。制定学科建设委员会工作规程,明确学科建设委员会议事规程、职责与权利,充分发挥委员会在学校学科建设规划、布局调整、重大改革和项目建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学科建设职能部门承担校院的学科建设责权,进一步加强对学科总体战略和布局的长期跟踪判,科学制定和组织实施学科建设规划,动态调整优化学科布局,统筹配置学科资源,完善学科绩效评价等。

各学院承担学科建设的主体责任,保障落实相关学科建设方面的具体任务,充分激发各学科方向团队建设学科的积极性,切实发挥学院在学科规划编制、主攻方向确定、学科特色打造等方面的咨询建议功能。

2.健全学科内部治理机制

理顺学科负责人、学科带头人及学术骨干之间的关系。学科负责人原则上应是某一研究方向的学科带头人;学科负责人应在本学科中具有一定的威望和较强的统筹协调能力;学科带头人应具备较高的学术造诣和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学术骨干应在本学科方向具有较丰硕的学术成果和良好的教学科研能力。

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学科负责人根据社会需求和建设目标,制定规划、组织队伍、协调关系、配置资源、谋划发展;学科带头人在学科负责人的领导下,确定学术研究的导向性问题,承担在学科方向凝练、建设重点、梯队建设、科研攻关、学术交流以及与本学科建设相关的申报、评估、验收等方面的责任;学术骨干重点围绕学科方向,参与学科建设各项任务,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平台建设中发挥骨干作用,争取高质量学术成果。

3.探索“学科特区”运行机制

结合学校当前学科建设现状和目标,设立“学科特区”,明确“学科特区”建设思路,确定申报条件和遴选程序。制定 “学科特区”相关配套政策制度,明晰学科特区内学科的建设目标、建设方式、建设内容、建设时间安排、中期检查与评估办法以及鼓励、倾斜政策等内容,力求突破现有学科组织结构模式,打破现有院所、学科界限,创立全新管理机制,通过在“人、财、物”等各方面采取特殊运作方式,构筑人才高地,强化资源投入与考核评估,促使特区学科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引进领军人才、强化学科特色、打造卓越学科团队、构建高水平学科平台、产出重大成果和服务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突破,实现超常规发展。

4.强化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的互动机制

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的互动,注重科教融合、产学结合,强化协同育人,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和模式。倡导教师把创新思想、创新方法、学科及相关行业发展前沿信息等带入课堂。探索向研究生开放校内学科资源的方式方法,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同时发挥研究生对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拉动作用。

(二)整合凝练学科方向

1.学校根据战略任务需要主导组织整合学科方向

着力构建跨学科平台,促进学科方向的交叉融合。通过积极探索科研组织模式从封闭、分割方式向开放、协同的方式转变,促进协同创新,建立机构开放、人员流动、内外联合的科研组织。逐步实现创新要素与资源从孤立、分散的状态向汇聚、融合的方向转变,围绕重点方向汇聚创新力量,引导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团队和政府、企业行业、研究院所、社会组织以及国际创新力量等,共同开展深层次、大规模的科技创新合作,共建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同、多技术集成的协同创新平台。

加快建立全校性跨学科重大问题应急研究机制。针对国家和上海市重大发展战略及应急研究的热点问题,将重大热点问题的任务领域与学科的应用性前沿领域相连接,组织全校学术骨干力量开展重点应急研究,通过重大任务项目的突破促进相关学科方向的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并产生极具时效性的重大咨询决策研究成果,更好服务国家和地方,提升学校学术声誉。

2.学科点根据优势特色与社会需求凝练学科方向

学科点在研究分析学科内涵、自身优势特色和社会需求的基础上,选择确定重点优先发展的学术研究方向。学科方向的凝练瞄准学科发展前沿,突出强化前瞻性应用研究,以坚实的学术理论基础、独特的学术特色、较高层次的科学研究课题和丰厚的研究成果为支撑,并契合国家地区重大发展需求。

为使学科方向得以稳定存在和不断延续,组织学术骨干大力争取与之吻合的研究课题或项目,重视对该方向储备性课题、主攻性课题和服务型课题的统筹兼顾。以储备性课题的先行研究,创造出主攻性课题的竞争优势;以主攻性课题的创新成果,赢得服务型课题的择优承担;以服务型课题的补偿收益,进一步支持新的储备性课题,从而将所凝练的学科方向建设带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三)建设高水平学科梯队

1.加强学术领军人才引育力度

在优势重点学科特色研究方向,有重点的引进具有广泛学术影响力、创新能力强、能带领学科团队攀登学科高峰的领军人物;切实加大对高层次学术带头人的支持力度,建立学科带头人(含学科负责人)遴选制度和责任制度,引导和激励学术带头人切实发挥领军作用,并着力营造能让学术领军人才施展才干、发挥学术领军作用的学术环境。

2.加大青年学术骨干培育力度

通过人才引进计划等,汇聚一批学术水平高、发展潜力大的学术骨干和学术新人;依托我校青年教师学术活动资助计划,对学术发展潜力突出的中青年教师给予重点支持和培养,促使他们脱颖而出。进一步加强国际学术交流,鼓励支持教师赴海外研修,参加相关学科的国际学术会议,与国外学者合作开展研究、撰写论文等,不断拓宽学科团队的国际视野,提升教师国际化水平。

3.强化学科基础队伍建设力度

按照学校事业发展规划,结合国家相关评估指标,进一步做好各学科专任教师总量的调控,在大力引进、培育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的同时,积极稳妥地扩展具有海内外知名高校博士学位的师资规模,加大专任教师赴海外研修支持力度,为各学科的发展储备优质后备力量。

4.构建结构合理的学科梯队

在加大对学术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和青年教师的引进、培养和支持力度的基础上,力争到2025年,学校整体学科队伍中具有一批国内知名的学科领军人才,汇聚一批具有国内影响力的学术带头人,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国际视野宽、研究成果丰的学术骨干,打造若干在国内有一定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教学科研创新团队。

(四)培育产出高水平研究成果

1.深化科研评价机制改革

加强多部门协同,制定深化科研评价机制改革的实施方案。实行分类评价,建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以及成果转化等科研业绩等效评价机制;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的业绩评价更加注重科研创新的同行影响力,技术开发、成果转化的业绩评价更加注重市场需求和效益。根据科研人员的不同岗位类型,合理设置相应的考核办法、考核标准与考核周期。根据不同类型科研活动的特点和不同类型科研项目管理要求,对符合条件的科研人员适当延长考核周期,为科研人员潜心研究、专注开发等创造条件、提供支持。

2.创新科研管理制度

以问题为导向、以绩效为杠杆,修订完善系列科研管理制度文件。引导科研人员做基于问题的科学研究,促进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协调发展。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培养一批潜心学术研究的科研骨干,使我校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较大突破,为应用研究能力提升提供坚实的理论保障;突出应用研究,用好政府与社会两种资源,拓展与企事业单位合作的深度与广度,积极探索理论联系实际新模式和基础研究向应用研究转化的途径。

3.完善研究成果奖励办法

进一步完善论文和专著的奖励办法,改变纯论文导向,推进“问题导向”的成果评价机制改革。继续加大对标志性科研成果的奖励力度,完善对核心期刊论文的奖励。实现在核心期刊和权威期刊发表论文数的持续增长;实现在国内顶级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的新突破,以及在国际顶级或权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的突破。完善应用研究成果的奖励,建立科学合理的应用研究成果评价体系,补充完善各类应用研究成果的奖励细则。

、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学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总体协调学科建设各项工作;各教学、科研单位成立学科建设工作小组,保障学科建设工作的层层落实;优化专兼职相结合的学科建设管理服务队伍,定期研讨工作,提高相关人员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打造一支高效、精干、稳定的管理队伍。

(二)机制保障

1. 健全运行机制

建立健全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完善决策论证审议制度,以保证决策科学性;定期对决策的做出、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反馈,以便修正或纠正决策。由于学科建设工作涉及面宽,为确保各系统和各要素之间紧密协作、高效运行,在实行目标管理基础上,各部门、各层次、各环节之间应进一步加强信息沟通,并通过建立良好的协商机制来解决可能产生的冲突。

2.强化动力机制

构建科学合理的学科评价机制,强化学科评估、学位点专项评估与合格评估结果在学科建设资源配置和学科布局动态调整中的运用。进一步强化学科建设激励机制,对于在学科建设工作中推进得力、成效突出、做出杰出业绩的个人或团队,根据贡献大小,给予专门奖励和配套建设经费支持。建立更加公平、公开的竞争机制,在学科建设经费分配、学科团队建设、创新平台建设、各类学科建设项目申报等工作中充分引入竞争,实行优胜劣汰,激发各级组织活力,使学科建设的有限资源得到最优配置,发挥最大效益。

3.完善制约机制

强化行政监督,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对涉及人、财、物等的资源配置加强监管。在学科建设管理中强调学术权力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学术监督制度建设,通过完善学科评价公示制、公开答辩制、匿名评审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使学术权力沿着规范性和程序性的轨道运行,增强学科管理的公正性。

)资源保障

1.加大建设经费保障力度

发挥各类财政资金的引导、带动和放大作用,通过多种方式拓宽学科建设经费来源,逐步形成政府、高校和社会相结合的投入机制。进一步健全常规经费和专项经费相结合的经费投入方式;逐步完善资金配置模式,设立学科建设专项奖励经费。加强学科建设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与检查,建立和完善与学科评估绩效指标相挂钩的拨款机制,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2.开放共享各类平台资源

推进学科信息平台建设,实现校内科、教学、人事、学生等系统的数据共享,为学科建设提供信息服务和决策支持。加快实验室平台建设,形成校院两级平台纵向协调发展,公共与专业平台横向互补的实验平台架构,增强实验室对教学科研的支撑能力。建立创新平台或实验室开放共享的管理机制,提高仪器设备和其他资源使用效率。进一步完善学科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加强体现学科优势的特色馆藏建设,优化文献资源结构,积极购买高质量外文数据库,进一步增加数字资源和数字信息服务的比重。

1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