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项目研究计划,课题组做了哪些工作,研究进度如何;经费是如何使用的。 项目主要的研究进展 本项目在当前劳动力与产业“双转移刚性”的背景下研究我国内生型城镇化的模式。按照研究计划,项目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劳动力流动、产业梯度转移的刚性趋势、特点及其相互关系。在中国城镇化的进程中,劳动力转移与产业转移具有直接的相关性。当前,中国城镇化已经步入一个全新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也表现出一些新的特征。摸清中国当前的劳动力流动以及产业转移的刚性程度,是本项目需要回答的首要问题。(2)内生型城镇化模式的形成机理。通过对内生型城镇化模式进行界定,从需求的总动力、供给的总动力、结构转换的动力及发展中的阶段性动力四大层面研究内生型城镇化模式的驱动力。参考以往的研究成果,借助Kancs( 2011)的分析框架,构建“政府-企业-家庭”的分析框架,将劳动力流动内生化,通过微观主体的决策行为分析,研究城镇化进程中劳动力在产业间及区域间的转移,及其对城镇化的反作用。(3)内生型城镇化模式设计及路径,包括内生型城镇化的主体选择、内生型城镇化的具体模式、内生型城镇化的分阶段推进等。(4)推进内生型城镇化建设的政策分析,包括劳动力流动与产业转移的相关政策分析、不同的产业政策实施手段对城镇化的影响分析、产业政策、贸易政策、人力政策与城镇化政策的相互配套和相互衔接的政策体系设计,最终提出适合中国发展阶段的具体的内生型城镇化政策措施。 目前项目组已完成的主要工作有: 一、产业转移、劳动力流动的调研 从目前的研究和分析状况来看,关于劳动力力流动的的调查研究相比产业转移、产业集聚的调查研究更为丰富。目前,学术研究主要使用的微观数据主要是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China Migrants Dynamic Survey(CMDS)数据、农村住户调查(CHIP)数据、人口普查数据等。项目组的研究一方面利用已有的调查数据,另一方面也在不同区域做了访谈和初步的问卷调研。 (1)劳动力流动的调研。已有的统计数据,可以获得劳动力流动的总量情况。2017年末,中国16周岁以上至60周岁以下且不含60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为90199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4.9%,相比上一年减少0.7个百分点,这也意味着,中国劳动年龄人口自2012年已连续六年净减少。从城乡结构看,城镇常住人口81347万人,乡村常住人口57661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58.52%,比上年末提高1.17个百分点。从流动人口总量上看,中国流动人口总量在2010-2014年间持续增长,由2010年的2.21亿人增长至2014年的2.53亿人。中国的流动人口规模在2015年迎来拐点,开始下降,2016年流动人口已降至2.21亿,2017年有所回升,达到2.44亿。流动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也从2014年的18.5%下降到2016年的16.5%,2017年这一比重回升为17.6%。这基本上说明了全国人口流动在趋势上放缓,尽管这一数据在2017年份有所增长。《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7》也指出,近6年来流动人口总量表现出了先增后减的趋势,但仍保持较大的比重。可以预见,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大规模的人口流动迁移仍将是中国人口发展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现象。从结构上来看,近些年,中国人口流动主要以跨省为主,但比例开始缓慢下降。省内跨市流动的比例缓慢上升,市内跨县流动则变动较小,这说明人口流动的稳定性增强。我们的研究也是支持这一观点的。 当前,在部分一线城市严控人口的政策背景下,常住人口正在往控制政策较松的一线城市以及区域经济发达的二线城市集中。同时,随着全国流动人口拐点的出现,部分三四线城市人口流出减缓、甚至回流,但回流并不太可能逆转人口净流出的状态。整体而言,大多数三四线城市的人口增长依然低于全国平均,人口加速流入仅发生在部分区位、经济或政策优势明显的强三线城市。初步的调研结果显示,人口集聚的背后仍然是产业和资源的集聚,驱动人口流动最主要的因素是追求更好的生活水平,具体而言包括工作、收入、环境、社会资源等等,在这些方面大城市无疑具有明显的优势。在调研和访谈过程中,我们发现人口流动具有显著的地缘偏好和先驱效应,早期迁出的劳动力人口越多,后期劳动力迁出的比率也越高,且迁入地的选择也具有很高的相关性。这一发现的意义在于,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小城市和城镇的发展成为重点。对于城镇化潜力很薄弱的地区比如中西部农村地区或者贫困山区,鼓励农民外出流向附近的中小城镇应该是政策着力点。而对于具有城镇化潜力的小城镇地区或较发达的农村地区,则可能需要留住人而不是鼓励他们外出,而要能够留住劳动力的前提条件是必要的工作机会和教育医疗设施。 目前研究中的主要问题是,由于一些机构数据对个人申请获得数据有很多限制,项目组目前掌握的CMDS数据只有1年的数量。项目组目前通过学校科研院以机构身份申请,争取能够获得更充分详实的数据来推进项目研究,尤其是期望能够分析不同类型劳动力的迁移情况以及分县市的劳动力迁移数据。按照我国目前以行政区为基本单元的社会经济统计制度,常规统计指标的最小行政单元是县级行政区,县级行政区以下的社会经济数据是无法从当前的统计资料中获得的。因此,综合理论要求与数据可获得性的考虑,项目组也尝试分析县级区域劳动力流动状况。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最新公布的2016年底的行政区划,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域包括4个直辖市、23个省、5个自治区和2个特别行政区。去掉香港、澳门和台湾后,剩余22个省和5个自治区下辖共293个地级市,再加上4个直辖市,共有297个地级市和直辖市。下一阶段,项目组期望进一步细化劳动力流动的县域情况。 (2)产业转移与产业集聚的调查研究 项目组成员主要通过部分地区的典型调查以及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研。目前主要调查的区域包括京津冀地区、辽宁省、江浙地区的产业转移以及区域特色小镇的发展状况。同时,项目组设计调研问卷,通过问卷星、问卷网以及其他渠道搜集到企业迁移有效问卷220余份,对于企业迁移区域(含已发生迁移情况和近三年计划迁移情况)、迁移动因进行了初步的了解。 当前,我国正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可以预见,随着全面改革的深入推进,人口区际流动的自由度和规模将大幅提高,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趋势也将持续强化。项目组的研究发现,缓解和遏制地区经济差距的关键并不是限制生产要素和非农产业向少数地区集聚,推进非农产业在地区间低水平的均等化分布,而是充分发挥和利用人口流动与产业集聚的互动机制,促进人口与产业的协同集聚,从而提高人口与产业的空间匹配程度。从这个意义上讲,促进要素自由流动,改善人口与产业的空间匹配性,是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和缩小区际经济差距的基本战略选择。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调研问卷只能了解企业的个体转移动因,难以对大范围中企业转移的详细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已有的研究通过设计产业转移指数来反映转移前后的差异,Zhao和Yin(2011)依据份额变动的思想提出了一种衡量产业转移的新方法,其基本思路为:将产业转移看作一个事件,转移发生前产业的发展比较平缓,转移发生导致较大变动,转移发生前后产业经济指标的相对变化量即为转移的大小。本项目组拟借鉴这一方法,定量分析产业转移情况。另外,项目组拟尝试研究的方向是对新建企业以及新增产业集聚区域的研究。基本思路是,企业迁移是存量企业优化资源配置的过程,而新建企业区位选择则反映了增量企业在考虑市场机会、资源配置下的理性行为。 就人口迁入与产业集聚的互动关系、人口迁入对产业集聚的影响机制而言,项目组一个基本的判断是,人口集中所产生的本地市场效应和劳动力池效应是推进地区工业集聚的重要外力,但却不是根本性因素。相反,产业集聚和产业的梯度转移却带了人口的大量迁入。人口流动与产业集聚的互动过程本质上是人口和产业的空间再分配过程,直接导致了人口与产业空间匹配关系的改变,因此影响区域经济增长和区际经济差距。由于人口流动的时滞性、产业转移的区域粘性以及区域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人口迁入与产业集聚往往并不会同步发生。 二、理论研究 在理论研究上,项目组在梳理项目研究的基础上,主要的工作包括: (1)内生型城镇化的模式。内生型城镇化模式要涵括城乡融合发展。通过城、镇、乡村三者功能的合理分工,不断调整城市发展格局与形态。一些小的城镇作为连接大城市和乡村的“驿站”,拥有巨大的产业重构的空间。在乡村经济转型升级、农业的功能、形态、商业模式改变后,作为“驿站”功能的小城镇发展起来,才可以说实现了内生型的城镇化。这意味着,乡村、农业发展是内生型城镇化的核心推动力,城乡的融合互补是内生型城镇化的最终表现。项目组通过对城镇化发展模式全面梳理,分析了我国内生型城镇化道路及其要素,并探讨了政府与市场间作用发挥的逻辑关系。 (2)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俱乐部收敛问题分析。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地区间不平衡的现象始终存在,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载体,城市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判定是一个具有重要方法论意义的问题。与传统分析方法忽略经济增长的个体差异,通过人为设定区域边界进行收敛性标准判断不同,研究基于非线性时变因子模型,提出了城市经济增长的俱乐部收敛识别方法,并以中国347个行政区为样本对收敛性和趋同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传统的四大经济区内部均不存在经济增长的收敛现象,通过非线性时变因子模型对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收敛性进行重新划分,共得到六大趋同俱乐部;东部沿海城市之间的经济增速趋异,呈点状增长极分布,中西部城市经济增速趋同,条块状发展特征突出,东部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有逐步缩小的趋势;机制分析表明,物质资本投资、产业结构和对外开放是促进城市经济增长趋同的重要因素。 (3)要素集聚与产业转移的相互影响。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加快,制造业呈现出由东南沿海逐步向内陆转移的趋势,早期主要出现在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之后部分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也陆续参与其中。究其原因,一方面源于近年来劳动力、土地和原材料等要素成本的不断上涨,导致制造业生产面临愈发严重的要素约束,不得不转向更具比较优势的地区;另一方面,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部崛起等区域发展战略的陆续出台,为产业转移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撑。一般地,产业转移发生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地区之间,表现为发达地区的部分企业将生产转移到欠发达地区,其本质则是产业要素在地理空间上的优化再配置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制造业转移带来地区生产要素结构的改变,不可避免地会引起要素集聚程度的升高或降低。项目组利用《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等年鉴数据对近年来中国产业转移的程度及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尝试构造了产业转移指数,以反映产业转移的现状。同时,基于产业关联的思想设计了由地理密度、专业化水平与行业相似度共同表征的要素集聚指数,测算比较转出地和承接地的制造业集聚水平,并检验要素集聚与产业转移的相互作用机制。目前已经基本完成了研究测算,论文已经形成初稿。 (4)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趋势分析及预测。学术界认可的估算方法主要有国际比较法、耕地劳动比例法、劳均播种面积推算法、比较劳动力生产率推算法等。当然,不同的方法会到导致不同的测算结果。项目组在综合已有研究的分析基础上,一方面考虑方法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另一方面考虑数据的可得性,尝试提出新的估算方法。 目前项目进展正常,项目组成员通过多种途径加强了与城镇化领域专家与学者的交流和学习,同时,项目组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在项目组内部也建立了常规的研讨机制,能够有效保障未来项目研究工作的全面开展。 项目经费的使用 目前项目经费的使用主要是用于调研、学习交流等交通费的支出以及少部分研究资料、数据获得、专家劳务费的支出上。目前已支出的经费占总经费的比例较低,约10%左右,主要原因是前期数据获得主要以免费数据为主,同时团队成员的经费支出偏低,下一阶段将增加付费数据的获得以及专家咨询劳务费的支出。经费使用过程中严格遵守学校的财务制度规定,并尽可能提高经费使用效率。 下一年度的工作计划 项目的中期任务主要是完成劳动力和产业转移的研究报告。下一阶段,在调研以及理论研究的基础上,2019年度项目组的核心工作,一是继续完善调研报告,争取形成专报,报送有关部门;二是加快研究成果的整理、写作与投稿进度,争取在年度有更多的成果出版。项目组将齐心协力,通力合作,保证项目在规定时间内顺利结项。 项目负责人(签章): 2018年 11 月 2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