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学校综合改革,优化学科布局,强化产教融合,提升服务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的能力,9月2日下午,张绍华副校长率领学校相关学院及职能部门负责人一行,赴东方枢纽集团开展调研交流活动。东方枢纽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蔡蔚及集团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活动。
调研期间,上海商学院团队首先实地考察了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E1会议会展中心、E2联检及酒店综合体等项目现场,详细了解合作区规划建设与运营管理模式。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蔡蔚对学校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表示,东方枢纽作为服务国家开放战略的重要平台,正加快建设成为国际一流商务区和开放型经济新高地,与学校在人才共育、智库共建、资源协同等方面可共同探索双向赋能新路径。集团规划技术部见习总经理助理吴总系统介绍了东方枢纽的成立背景、发展历程、战略目标、区域优势、产业布局及东站建设进展。汇在东方总经理冯楠进一步介绍了国际商务合作区在制度创新、功能培育、便利化措施等方面的探索实践,并结合学校特色,提出了国际商务人才交流培育、科研创新智库服务、会展经济学术活动等三个重点合作方向。

图为张绍华一行考察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建设现场
张绍华对东方枢纽集团的热情接待和详细介绍表示感谢,并对集团战略视野与建设成果表示高度赞赏。他介绍了学校的办学历史、学科特色和发展战略,重点阐述了学校在数智商贸、酒店文旅、国际商务等领域的优势,以及国际化、数字化两大发展特色。他表示,学校正积极推进深化综合改革,强化应用型办学特色,紧密对接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尤其是国际贸易中心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需求。东方枢纽作为国家重大战略平台,与学校的发展方向高度契合,双方合作潜力巨大。

图为调研座谈会现场
在交流环节中,相关学院及职能部门负责人分别结合业务特色,提出了与东方枢纽集团对接的具体方向。国际教育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陈巍介绍了商务部国际商务官员研修基地的建设成效与国际合作资源,希望借助合作区政策与平台优势共同拓展国际合作网络。洛桑酒店管理学院执行院长胡笑寒分享了学院在泛服务业人才培养中的产教融合模式与国际化合作案例,提出可在高端培训、课程开发、学生实习等方面开展对接。发展规划处处长焦玥表示,学校积极对接上海发展战略和产业需求,东方枢纽的建设内容与学校重点发展的零售管理、酒店文旅、国际商务等学科领域高度匹配,未来可开展系统化合作。商务信息学院党总支书记宋晓光表示,学院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电子商务等信息技术的行业应用,可在数字化建设、数据分析、工程管理硕士培养等方面为集团提供人才与技术支持。商务经济学院副院长周宜昕指出,学院在数字贸易、国际商务、消费经济等领域具有研究基础,可与合作区在政策创新比较研究、高端人才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协同开展智库研究与实证分析。
蔡总在总结中表示,集团愿积极推动双方在战略层面的深度对接,共同探索开放型经济制度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协同创新,共同服务上海和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是2024年2月经国务院批复设立、由上海市主导建设的国际商务合作平台,位于浦东国际机场与上海东站交会区域,规划面积0.88平方公里。该区以跨境商务交流为核心,叠加综合保税区政策与人员流动便利化措施,目标于2030年全面建成国际化功能区。
此次调研立足学校综合改革的总体目标和东方枢纽商务区建设的规划愿景,聚焦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国际交流等重点领域,旨在通过学校与高水平开放平台的深度合作,实现双向赋能,协同发展。通过调研,学校进一步明确服务地方战略、对接产业需求的发展路径,拓展了校企合作资源,为下一步优化布局、提升内涵奠定了坚实基础。
撰稿:洪行之
摄影:洪行之
审核:陈 巍
责编:张曼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