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桑给巴尔蓝色经济与渔业部的州检察官阿曼·赛德·阿丽女士首次参与由上海商学院举办的线上桑给巴尔蓝色经济研修班。彼时受限于疫情,她通过屏幕聆听中国专家们的分享,只能以隔空的方式尝试学习和理解中国的发展经验。而在2025年,她终于有机会从线上走入线下,让“遥远的中国经验”从想象照进了现实。
一、从屏幕到实地:一场沉浸式的知识体验
“14 天的研修,抵得上蓝色经济专业本科的深度。”这是阿曼在结业典礼中的致辞感言。相比2022年仅能通过网络参与课程、无法亲身感受的云端研修,此次实地学习让她真正走进课堂、深入交流、现场参观,将她对中国蓝色经济发展的想象逐步转化为具体可见、可感的体验,也让她亲身感受了中国在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等领域的蓬勃发展。
在为期14天的学习中,课程内容紧凑而系统,涵盖中国蓝色经济发展领域的多个维度。阿曼特别提到,相比于线上研修,线下课程辅以交谈座谈与案例教学,面对面的授课与即时的提问互动增强了学习的针对性与有效性,让知识不仅“听得懂”,更能“用得上”。

阿曼课堂上与专家积极交流想法
阿曼尤其指出,线下学习中最令她受益的是对国际海洋法律体系的深入讲解,包括中国在海事安全、渔业管理与海洋资源保护中的法律实践。这些内容与她的日常职责高度相关,为她处理跨国法律合作提供了清晰指引,帮助她更有信心地参与相关法律文书的起草与条款设计。“线上学习给了我们启发,线下体验才真正建立起系统的认知。此次研修班的丰富体验与许多收获远超了我在参加线上研修时的想象与预期。”阿曼感慨道:“中国蓝色经济的每一步实践,都值得我们现场去看、去问、去思考。”
二、从上海到福州:感受中国多元发展
此次研修之旅不仅在知识层面为学员拓宽视野,也在文化层面呈现出中国发展的多样面貌。阿曼回忆道,初到上海,她立刻被这座国际大都市的现代化氛围和开放包容的文化态度所吸引。她尤其赞赏当地居民展现出的热情与礼貌,并认为这正是中国文化素养的直观体现。在她看来,上海不仅技术先进、节奏高效,更通过有序的城市治理与绿色规划传递出对可持续发展的坚定承诺。
随后在福州的考察中,阿曼感受到了这座城市不断探索生态旅游与文化保护融合路径的独特魅力。尤其是自然资源部海岛研究中心的考察令她印象深刻,标本室内的大型生物标本吸引了她的视线,她提到自己国家同样有许多大型生物但没有可以将它们保存下来的办法,她期待能和自然资源部海岛研究中心未来开展相关合作。

阿曼在自然资源部海岛研究中心考察
福建的实地考察也使阿曼更加关注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协同关系。她认为,中国在文旅融合与绿色发展方面的探索,提供了桑给巴尔提升海岛旅游可持续性的参考样本。在与中方的交流时阿曼感慨道:“从上海的现代治理到福州的文化传承,中国各地的发展路径各具特色,但背后都体现出系统规划与公众参与的高度统一。”
三、以中国经验为镜:蓝色经济发展的新思考
作为印度洋岛国,桑给巴尔海洋资源丰富,渔业与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桑给巴尔在基础设施、环境保护、资源管理与科技应用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阿曼与中方交流时表示此次中国之行让她深刻认识到,中国在蓝色经济发展上,不仅有完整的顶层法律政策体系,还有从科技到社区层面的落地机制,许多做法可为桑给巴尔当前的发展瓶颈提供切实借鉴。

阿曼与中方交流
在渔业与水产养殖方面,阿曼认为中国在渔港选址与建设、水产养殖池规划、科研平台建设等方面都形成了系统化模式,通过与中国建立合作,桑给巴尔不仅能引入成熟的工程与规划理念,更可探索科研协作与能力建设路径,从而提升本地技术与管理水平。而另一方面,阿曼聚焦生态治理与绿色转型,尤其是中国如何推动绿色低碳与蓝色海洋协同发展。她指出,桑给巴尔目前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和清洁能源体系,而中国在绿色能源、智慧港口、生态旅游等方面的成熟探索,则为桑给巴尔提供了非常具体的路径。“我们希望未来也能发展基于科技的生态旅游项目、可持续海藻养殖产业和绿色港口体系,这些都将对创造就业、保护环境形成正向循环,并促进政府GDP目标的实现。”
对阿曼而言,这场跨越山海的研修之旅,不仅为她提供了学习的机会,也为她和桑给巴尔打开了与世界接轨的窗口。中国在蓝色经济领域的发展经验为桑给巴尔提供了清晰的技术路径与政策参考,也让她能够更积极地投身于当地蓝色经济新业态的建设当中。
四、从知识转化到行动延伸:未来合作的新起点
在结业典礼上,阿曼作为学员代表发言,表示回国后将与研修班的其他学员一道,承担起“培训者”的责任,把在中国学到的知识与经验带回桑给巴尔各自的工作岗位,传递给更多尚未有机会来华的同事。她说:“知识不能止步于课堂,而要真正转化为服务国家发展的行动。”

阿曼作为学员代表在结业典礼上发言
临别前,阿曼表达了她对未来中国与桑给巴尔建立长久合作的诚挚希望与坚定信心,她诚挚邀请中国专家与高校今后有机会赴桑给巴尔开展培训交流,也欢迎中国企业探索在桑给巴尔投资海藻产业、水产加工、绿色港口和清洁能源等新兴领域的可能性。
一次研修,跨越的不只是地理空间,更连接了制度理念、技术经验与发展愿景。此次研修班不仅为中国与桑给巴尔搭建了对话与互学的平台,也成为两国共谋海洋未来的重要一步。从屏幕前的线上课堂,到实地的线下亲历,从想象变为现实,这次蓝色研修之旅的终点,或许正是下一段合作篇章的新起点。
撰稿:李婧妍
摄影:辛佳霖
审核:陈 巍
责编:张曼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