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及 相关文件,为实现学校科研高质量发展, 全面完成《上海商 学院“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 制定上海 商学院开展有组织的科研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落实 《中宣部、教育部面向 2035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 行动计划》。以科研提质增效为主题, 以学术原创能力提升 为主线, 以高层次科研队伍建设为主轴, 以科研项目和研究 平台建设为牵引, 以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动力,以高水 平科学研究和高质量人才培养为支撑, 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活 动,推动学校科学研究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形成学校核心竞 争力。
二、总体目标
持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学校科学研究领域的指导地位, 激活发展动力, 实现学校科研水平整体提升; 引育战略性人 才和高层次人才, 形成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 引导科研反哺 教学, 提升科研育人水平;加强科研平台建设, 立足上海与
国家的战略需求, 鼓励和引导学科交叉, 推动研究方法和范 式更新迭代, 提升服务上海与中央决策的能力和水平; 健全 科研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符合科研发展规律、符合学 校发展实际的制度体系。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坚持和完善学校党委领导科学研究高质量发展的体制 机制, 把党的领导落实到科学研究工作的方方面面,为学校 科研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二)坚持内涵式发展
优化科研布局, 聚拢科研力量, 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活动, 合理配置资源,增强学校科研高质量发展的持续动力。
(三)坚持求实创新
尊重学术发展和人才成长规律,把创新作为科研高质量 发展的原动力, 增强创新意识、弘扬创新精神、激发创新活 力,增强学校科研的主体性、原创性。
(四)坚持统筹协调
加强顶层设计,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 统筹管理人、 财、物各要素, 统筹协调各二级部门, 形成统一领导、分工 合作、科学高效的工作格局。
四、工作计划
在校院两级治理体制框架内, 明确权责边界, 落实学院
的学科建设主体地位, 学校把控学科与科研发展方向, 以强 化有组织科研功能为牵引,以聚焦科研特色方向为指针, 以 科研队伍筑基培育为基础,以科研平台创新转型为动力, 以 科研制度保障支撑为依托,全面提升学校科研能力和品质。
(一)强化有组织科研功能,注重顶层设计引领。
加强科研管理及服务能力建设, 进一步强化、凸显科研 处有组织的科研功能。科研处作为科研服务与管理部门, 需 进一步拓展科研服务功能、规划组织功能、成果评价功能、 资源支撑功能和人才育成功能。规划组织以上海和国家发展 重大问题为导向的跨学科研究;推进信息化平台和科研数据 中心建设,打造具有特色的商科特色数据库等公共学术资源 和信息共享平台; 组织校内外高水平研究者和潜质突出的优 秀青年人才,承接重要研究任务; 探索学科交叉研究机制, 匹配相应的成果评价办法及人事制度; 设置科研战略咨询委 员会, 指导学校中长期学术规划、年度学术工作计划等重大 学术决策,负责学术评审、科研业绩考核等重大学术评价; 健全科研管理服务体制和工作机制,构建符合学校科研发展 规律,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制度体系。
(二)聚焦特色方向研究,实施有组织科研计划。
在基础研究领域, 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规律研究,积 极开展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 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力争在研究阐释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特别是习近平经济思想、法 治思想、生态文明思想等方面提炼出有学理性、有影响力的 研究成果。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推进打造高水平思政 课程。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设立重点选题, 开展 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的研究阐释,产出系列具有主体性、 原创性和竞争力的理论成果,形成社会影响力。
在应用研究领域,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上海发展 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 立足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当前国际形 势,概括有规律性的新实践。紧扣上海“五大中心”建设主 题,着力服务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上海与国家重大发展战 略。规划组织涉及一带一路、五个中心建设、可持续发展、 双循环战略、四大品牌等相关重大问题研究, 积极争取省部 级以上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整合相关学科领 域研究力量, 围绕上述问题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研 究。激励广大师生赓续上海红色血脉,继承上商优良传统, 建设上商特色的“思想库”和“智囊团”。
在交叉研究领域, 以问题为导向, 立足上海实际、解决 中国问题。积极引导、鼓励、培育跨学科门类的交叉研究, 构建学校多学科、跨领域学术资源优势的整合机制,强化通 用研究方法和应用软件等基础设施建设, 不断推进知识创 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重点围绕“数字经济”、“数智商 务”“金融科技”等新兴交叉问题领域引入大数据、人工智
能等国内外先进研究方法,开展综合性、跨学科研究, 引领 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的更新迭代, 拓展上商特色的研究场域 和学术命题,培育一流学科增长点。
(三)实施队伍筑基培育,优化人才成长生态。
涵育科研育人的研究生态。构建学科、学术、学生一体 化的科研人才育成模式, 引导教师以人格魅力呵护学生心 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智慧, 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 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 的“大先生”。鼓励教师带动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工作, 以高 水平研究成果提升本科生、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弘扬优良 师德学风,健全科研诚信管理制度,构建教育、自律、监督、 惩治一体化的科研诚信体系, 在项目申报、职称评聘、奖励 评定等工作中, 加大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审查力度。哺育弘毅 致公、笨想笃行的学人, 滋养厚德博学、经世济民的学问。
构建新商科学术共同体。针对科研起步阶段的青年教 师,探索开设“理论思维育成班”。针对中青年骨干教师开 展理论思维塑造、科研方法推广、科学素养提升、思政研修 培训等系列育成活动, 帮助青年教师凝练科研方向,积聚社 会资本, 塑造青年教师对学术身份和生活方式的认知认同, 营造积极健康的学术生态。针对科研攻坚阶段的教师, 充分 发挥有学术造诣的资深学者的引领作用, 传授科研经验、分 享科研历程, 引导教师围绕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研究, 推动
学科门类间的知识迁移和耦合,构建新商科学术共同体。
探索学科交融的创新机制。围绕交叉研究领域, 搭建学 科交叉研究平台, 做大做强数字商务与金融科技研究院、可 持续发展研究院。
强化核心团队的示范引领。围绕标志性科研团队, 启动 校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创新团队”建设计划。超前谋划、 主动培育,把握建设思路和工作方向, 力争有 1-2 支年龄结 构合理、任务分工明确、学科学缘丰富的研究团队入选省部 级及以上科研创新团队。
(四)整合科研平台创新转型,激发科研创新活力。
加大学校商务智库建设力度, 强化与决策部门的信息共 享和互动交流, 服务上海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不断提升商 务智库的决策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重新整合并发挥上海商 业发展研究院等省部级基地在学校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 术交流和资料信息、咨询服务、深化科研体制改革等领域的 作用。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 辑人员重要回信精神, 加强《上海商学院学报》建设, 切实 发挥好学报学术交流和成果展示的窗口作用。打造学术交流 品牌, 提升学术影响力。构建新形势下的学术合作交流平台 和合作机制, 着力推动与知名高校的交流合作, 强化学报服 务学校科研建设能力。
(五)完善科研管理制度,提升管理服务效能。
梳理与修订科研管理制度,进一步优化流程, 赋予科研 人员更大的自主权。完善学校项目经费管理办法, 进一步提 升科研管理服务水平,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设计研发上海商学院科研创新服务平台, 在机构管理、 项目组织、成果登记审核、学术活动申请、经费拨付等方面 不断推进数字化、信息化管理,提升项目管理服务效能。
修订与完善上海商学院科研成果评价的规范性文件,突 出质量导向, 注重分类指导, 完善以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科 研评价体系,注重评价结果应用的部门间协调。
规范学术交流管理制度体系, 落实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 任和工作机制, 不断提升学术交流的品牌质量和影响力, 加 强国内外学术交流的支持力度,建设高端学术对话平台。
五、组织保障
(一)成立工作领导机构
学校成立上海商学院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科研工作副校长担 任。领导小组负责统合协调各有关职能部门, 研究决定学校 科研发展的重要事项, 制定配套支持政策。领导小组办公室 设在科研处。
(二)加大政策资源投入
学校加大在资金、人员、场地、后勤等环节对行动计划
的支持力度。统筹各项资金,同时在机构编制、办公场地、 后勤保障等其他发展条件上给予重点支持。
(三)发挥基层主体作用
充分发挥二级学院(研究院等) 领导班子和学术带头人 在行动计划中的重要作用,积极调动全体教师共同参与, 强 化责任意识, 加强绩效评价, 激活创新动力, 形成学校、学 院、教师三方有效沟通、良性互动、全面参与行动计划的良 好局面。
(四)强化科研管理队伍
提高科研管理人员学术治理能力和水平,建设一支精干 高效、服务优良、理念先进的专业化科研管理队伍。
(五)完善考核监督机制
明确工作时间表和路线图,定期召开工作落实会议,建 立二级学院(研究院等) 年度考评机制, 开展制度化监督检 查,推动工作进展。
上海商学院校长办公室 2022 年 9 月 8 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