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内新闻
 
迎评风采巡礼·学风建设 | 深耕学风建设,“四维联动”培育复合型文科人才
2025-11-13
 

编者按:上海商学院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教育强国建设目标,勇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积极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上海“五个中心”建设,以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弘扬“厚德博学、经世济民”校训精神,秉承“以商立校、应用为本”办学理念,锚定“应用型、创新性、国际化”办学特色,致力于培养专业素质好、实践能力强、具有国际视野、适应现代商贸环境的商科应用型人才,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不断推进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为展示立德树人成效,推动本科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学校推出审核评估系列专题,持续分享学校在本科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学风建设等方面的成效,以飨师生。

迎评风采巡礼·学风建设 | 深耕学风建设,“四维联动”培育复合型文科人才

建立月度思想动态研判机制,精准把握学生思想脉搏,及时调整教育引导策略。开展诚信月活动,筑牢学生诚信根基,锚定学风建设正确方向,推动思想铸魂工程向纵深发展。

近年来,上海商学院文法学院以思想铸魂、自主学习、朋辈帮扶、实践竞赛“四维联动”构建学风培育体系,让“愿学、善学、乐学”成为最鲜亮的底色。

思想先行:把信仰种进课堂

学院扎实开展思想引领工作,以“两会精神解读”等主题团课为载体,覆盖300名团员,引导学生深刻领会国家战略需求,将个人学业发展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切实增强学习动力与责任感。12名学生党员通过微信公众号“青年党员说”栏目分享成长历程与奋斗故事,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坚定信念,努力学习。

学院建立月度思想动态研判机制,精准把握学生思想脉搏,及时调整教育引导策略。学院用“绣花功夫”把价值观教育做到学生心坎里。每年的“诚信月”活动,通过宣誓承诺、案例警示、诚信考试签名墙等形式,为学风建设夯实道德底座。

自主管理:让学习成为习惯

学院持续优化学生自主学习管理体系。“1+2+8”导师学长制实现师生互动率100%,提供个性化学习指导与建议,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难题,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追求知识转变;“每日考勤、每周通报、每月分析”的自主考勤模式保证课堂出勤率。

2024 - 2025学年,举办18场时间管理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合理规划学习时间,提升学习效率。开展5场“一周一书”读书分享会,收集读书笔记420篇,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拓宽知识面,学习风气日益浓厚。

朋辈引领:打造“线上 + 线下”立体帮扶网

朋辈育人是学风建设的重要抓手。“文法优导”活动每年邀请25名考研、考公、出国学霸分享考研、职业规划经验,为学生提供宝贵的学习与成长借鉴。在此基础上,学院进一步分层施策,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特点与需求,定制“专业入门指南”、“竞赛备赛技巧”等专题讲座,精准解决学生在学业与成长过程中的困惑。

实践淬炼:把课堂搬到现场

学院积极推动学风建设从课堂延伸至实践场景,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2025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院级参赛队伍达 157 支,较上年增长 124%,学生的实践能力在竞赛中得到充分锻炼与提升。

“模拟法庭大赛”形成“校内选拔—专业培训—实战比拼”完整链条,有效培养学生法律实务能力。寒暑假11项实践活动、300余名学生走进社区法律援助、非遗文化调研一线,学生在实践中深化专业认知,实现学业提升与素养培育双丰收。

学风建设没有休止符。未来,学院将持续迭代“四维联动”育人体系,继续以学生成长为核心,不断优化育人举措,进一步强化思想引领,深化自主学习管理,完善朋辈帮扶体系,拓展实践育人渠道,为培养具有浓厚家国情怀与过硬专业素养的复合型文科人才不断注入新动能,在立德树人的时代考卷上书写属于文法人的精彩答案。

图为学生开展“一周一书”读书分享会

图为学生党员参加第七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

图为学生参加第九届上海市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

来源:文法学院

【关闭本页】